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新理财》杂志刊登基金会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报告

自王府公益基金会(BRCF)策划发起的《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报告发布以来,国际理解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共识。

日前,《新理财》杂志2020年1月第15期,总第330期节选、转载了该报告。《新理财》杂志创办于200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国家级学术重点期刊对报告的的转载和肯定,足见这份报告的含金量以及国家政府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视。

以下为被转载原文:

文明的繁盛,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打牢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热爱和平维护正义、共同进步的思想根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以中国国际交往战略的原则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国际理解教育首先要为国家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准备与人才储备。“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正式提出并不断深化。国际理解教育以责任、公正、平等、自由包容、和解、人性等为核心价值,倡导加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借鉴,以构建更加包容的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交流,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历年来,世界各国以及包括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中国国际交往战略的原则与国际理解教育在理念上是趋同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基础教育界与高等教育界都在以本土特有的方式,推动着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

 

发展:新形势新导向

中国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产生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萌芽。当前,坚守本土自信与注重多元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原则之一。

中国基础教育的相关成就早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国教育经验的参考和借鉴,在多个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实践阶段,如在中英人文交流机制下,英国教育部宣布自2017年起的四年内,在全英近半数的8000所公立小学推广中国式教学法。教育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途径,而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也从对国外的单向仰视与思想输入,开始走向平等的双向互鉴与经验输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的愿景正在逐步铺展。“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责任的担当、中国经验的输出,同时也更需要战略实践者有一个更宽广的心理格局,来认知全球融合与全民共享,在更为普适的价值观之下,保障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繁荣稳定。

承上所述,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思路,至少要着重考虑两点:一方面,在吸收国际优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坚守对本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完成时代使命的同时,兼顾国际理解教育更长远的发展,如“培养应对国际竞争人才”以及“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固然有其时代意义,但从长期看,我们应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阐释国际理解教育。

 

实践:如火如茶

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青少年。通过对中国学校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他们普遍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走向全球的青少年,应时刻关注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包含但不限于经济、政治等领域内的全球重大议题,拥有较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充满激情投身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之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多语言能力,要登上国际舞台,语言是打开交流沟通的大门。如果具有极强的外语能力,会多国语言,就能够促进个体在国际组织中的交流与融合,更有利于团队合作。与此同时,学生还应该有对本国与民族的语言自信。三是跨文化适应能力,不管走到哪个国家,在哪个国家工作,都能够深入了解当地以及所处环境内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仅要熟悉显性文化,即表面的现象,还要学会理解较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含义,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有理解和包容的能力。四是独立思考能力,由于面临多元文化背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能够保证个体在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观点中清醒思考,不会轻易被其他观点左右。

为达成以上培养目标,中国已有不少试点城市将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评估体系,都有相应的实践。

 

未来:任重道远

第一、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政策落地

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以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国家级专项政策文件,引领社会各界关注国际理解教育。与此同时,以多种渠道方式保障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一是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纲要、指南,如对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教研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各方面的指导,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引导;二是各级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逐级落地,进一步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其在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三是设置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相关人员如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投身到国际理解教育开展过程之中,最终形成实践的良性循环。

第二、发挥非营利组织优势,构建教育共同体

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可通过筹措社会资金,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财力支持。非营利组织还可通过自身专业为学校提供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以及评估指导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同时搭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建立起一个连接国际理解教育实践者的平台网络,以实现平台内的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以及合作。政府与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往往只局限于该地区或当地学校之间,而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地域限制,与不同地区的学校开展合作,构建一个庞大的国际理解教育网络。最后,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第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资源支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企业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入,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视野与经验、跨文化沟通等能力的国际人才。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基本目标是培育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人。为满足时代发展的所有需求,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树立“人才”观念,明确企业乃至行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细化标准,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的放矢的参考。

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可利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相关平台的对接以及资源的支撑。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主题活动课程,定期安排企业尤其是外企人才到学校给学生开讲座,让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搭建国际平台,联合学校,将学生推荐到平台上接受锻炼,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第四、学校深化实践,多维并举

一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宣传,在深度与广度上提升共识;二是聚焦师资培训与专业成长,提升国际理解教育领导力;三是鼓励探索多元教育方式,优化课程供给。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是由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策划并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汇聚来自外交、教育、公益、智库等各个领域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旨在围绕经合组织的全球胜任力标准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通过组织、资助学术研究、教师能力建设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探讨出针对青少年的国际理解力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