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眼看世界:当文化与文化相遇 来而不往非”理“也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际理解教育博览 ,作者刘奕含

 

导语:距现今2000多年的西汉名著《礼记》就有名句“来而不往非礼也”,在国际理解层面也可以诠释为“来而不往非‘理’也”。这里的“理”,是理解的理。如果只有单方面的输出和传递,是无法充分交流和理解的,保持双方信息和思想的双向传递和沟通,才有可能构建卓而有效的国际理解。

怎么说,别人才会听?这是来自一个孩子的提问。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被成人理解和接纳,希望以一个客观平等的身份与成人对话。

反观成人的世界,其实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渴望被理解,但往往越努力解释和证明,越容易引发误会。那到底怎么说,别人才会听?怎样做,对方才会更加理解自己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资深讲师庞震似乎有她的独特看法。

◆庞震参加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

初识庞震,这个见其字仿佛就可以听其声的铿锵名字,似乎不能和这位气质温婉而优雅的女性画上等号,而言谈中,又可以感知她特有的严谨、坚定和自信。

 

1 于无声处成默契

庞震所学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目前正在攻读教育学博士,也正是凭着对教育领域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第一线。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跨文化、跨年龄、性格迥异的学生,她都能与其愉快沟通、和睦相处。

在法国大学的教学经历中,一个中文名字叫雷巧玲的法国女孩令庞震印象深刻。她个性洒脱,崇尚自由,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也经常带着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因此取得她的信任并非易事。

但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在庞震持续地关注和关怀下逐渐改变。她与老师相处时,也越来越礼貌,甚至还慢慢戒了烟,再后来交了男朋友也会介绍给老师。这位法国女孩和庞震师生间的信任和理解就是这样逐渐生根发芽的。用巧玲的话说,庞老师是教过她的老师中最好的一位。

◆庞震带学生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对原则坚定如一,因此庞震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特殊情况而对原则妥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是出自于说教,也不是强迫和压制,而是学生看到了老师在平时生活中润物细无声般的由衷关怀。庞震则认为,“教育”这个词在中国自古便是既有教授,也有育人,两者缺一不可。

沟通的确是化解误会和矛盾的利器,庞震认为沟通不是把自己观点强加于人,而是用客观的事实代替说教,让对方去体会和理解,才是最能令人信服的沟通方式。虽然隔着手机屏幕,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她身上的温柔与坚定,而这份坚定同样令我们敬佩。

 

2 新“四大发明”的魅力

提到中国文化,我们本能就会想到光耀历史的四大发明,是中华璀璨文明的瑰宝与智慧结晶。

多年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使得庞震对东西方文化,尤其是东方历史文明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为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她认为中国文化除了传统部分的精髓外,最令留学生们着迷的其实反而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发展、成熟的流行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年轻群体独特的圈层文化。

据她的了解,她所接触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中医、饮食、武术等传统文化元素。当然这并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的褪色,只不过他们会将这些传统元素作为体验项目和文化记忆,而当发达的网络和便捷的移动支付随处可见时,才能对他们的生活释放出最直接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实现网上购物,享受收取快递的便捷服务,以及高铁出行的一日千里。正是这种如影随形的便捷生活,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留学生们对现代中国的认识和态度。

◆庞震与学生一起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庞震认为,想让外国学生接受中国文化,以文化体验、社会实践代替文化灌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愿意给大家更多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和空间,因为学生们往往更会容易相信和接受亲眼所见或者由同龄人讲述的东西。

有一次庞震在一堂文化课上讲到了北京新建的大兴国际机场,并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视频资料作为教学补充。其中有一位留学生恰好刚刚去过。于是庞震就示意她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跟大家分享了新机场的规模和特色,比如机场的宏大和壮丽,充满科幻色彩的设计感,而且冬暖夏凉。同班同学纷纷流露出好奇和羡慕,分享的同学也感受到了独一无二的优越感。这位学生个人经历的分享创造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交流与碰撞的场域,从第三视角感受中国的魅力。

庞震把文化的认知比喻成A点到B点的旅程,A点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B点是实际中国的样子。要做的并不是直接他们拉到B点,或者强迫别人接受,而是用事实和实例表达出来,留一个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感受和体会。当然也许永远没法到达彼岸,但突破零的认知,甚至可以逐渐走到AB中间的区域也是很不错的。

 

3 引起共鸣才能被理解

为什么李子柒这位“90后”姑娘,仅用了100多个记录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田园文化的视频便俘获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心。庞震认为,恰恰是因为这种真实生活的记录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给生活在喧嚣尘世的人们传达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令我们具备了兼收并蓄、善解人意的能力,我们已经比较善于站在别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角度上去理解和审视别人,然而我们缺乏的是众多像李子柒一样,能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让别人真正的了解和喜欢自己的能力。

◆庞震与学生拍摄毕业纪念册

庞震强调了文化理解的双向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要盲目迎合和崇拜国外,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要转变思路,锻炼如何表达自己,不强求认同、不过度解释,用能够引起别人共鸣的方式来诠释好自己的故事和形象。

 

庞震:

小贴士:如何学好第二外语?

成人和儿童的语言学习机制是不一样的。

◆ 小孩子是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采用沉浸式教学会让他们更轻松的掌握第二外语。

◆ 成人学习语言就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首先、要选择有系统、先进的听说读写教学经验的学校或者老师;

第二、如果对新语言的语法体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这门语言;

第三、想要真正熟练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必须保证足够的输出。

 

推荐书籍:

约瑟夫·奈《软实力》

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

 

上期嘉宾方挺提问:南非领袖曼德拉曾经说过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own language,that goes to his heart.” 你怎么看?

庞震:

这句话我很熟悉,我们学校的墙壁上悬挂了很多名人语录,其中就有这一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用别人的母语与之沟通,你会更容易被接受。虽然我们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不是用别人的母语和对方沟通,而是他们来学习我们的语言,希望对方能因此更了解我们。但是我们也配置了懂各种不同小语种的老师,遇到需要特别沟通的事情,就会由懂学生母语的老师跟他们沟通。因为母语的沟通效果比二外更好。学生会觉得很亲切,他们会更信服,也会更加尊敬这位老师。

当然除了语言以外,我们跟人沟通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总是抱着想要说服或者辩驳他人的态度的话,那这个沟通通常是不能够成功的。

 

最后想问下一位受访者一个问题:对于疫情期间,中国面对的艰难的国际舆论环境,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建议?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是由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12月推出的国内首个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旨的公益项目。该项目汇聚来自外交、教育、公益、智库等领域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培养中国未来30年的国际人才为目标,旨在围绕经合组织的全球胜任力标准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培养模式,探索并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众眼看世界”系列人物访谈通过各领域人物的视角诠释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旨在普及理解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希望可以助力国家探索教育改革与创新,培育高素质精英人才。栏目根据受访人群不同涉及:学生成长、外交官洞察、外国人在中国、行业领英、教育大咖谈等。

 

撰写:刘奕含

编审:洋可夫斯基、嘉年华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