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促进公平: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调研团队走进四川凉山州

为积极响应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深入了解四川凉山州教育扶贫情况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凉山州前期试点工作,进而探索在当地开展教育扶贫项目的相关需求和可行性,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组织调研团队于2019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的协调下开展项目调研及走访学校工作。

本次调研共计走访1市4县16个幼教点及学校,调研团队还与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领导及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通过此次调研,我们重点了解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幼教点师资和硬件基础设施情况,并听取州、县领导对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及开展英语卫星教学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项目调研团队与凉山州教体局领导召开座谈会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学习普通话,是一项重要技能,也是拓展生活维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大凉山,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不会说普通话的3-6岁儿童,大约有25万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彝族青壮年听不懂汉语。

通过本次调研和座谈发现,经过1年“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试点工作,大部分的学前幼童会说普通话,少部分入学时间短的幼儿尚不能正常的用普通话交流。

     

▲学习普通话的宣传标语

每当项目调研组到达一个幼教点时,少数民族小朋友都会主动说“叔叔阿姨好”,并且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唱幼儿歌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会东县小岔河村幼教点小朋友们一起高唱《学普之歌》,声音洪亮动听。项目组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们聊学习、聊未来理想、聊家庭情况,他们大多数都能比较清楚的回答。据州教体局工作人员反馈,目前学前儿童普通话达标自查合格率已达73.5%。

▲辅导员带领小朋友们学唱儿歌&彝族小朋友们表演诗朗诵《树》

但调研团队通过考察和座谈也发现了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例如幼教点辅导员学历普遍不高、待遇较低稳定性差、幼儿课程内容不够完善、教学教具和硬件设施缺乏等情况,还有些幼教点条件简陋,存在没有厨房为幼儿提供热餐、幼儿午睡室场所不够等问题。

▲项目调研组成员北京王府幼儿园王红霞园长与彝族小朋友交流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矢志促进教育公平,倡导推动移动学习,为了帮助大凉山少数民族的幼儿享受良好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未来基金会将联合凉山州教体局,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助力教育扶贫。

关注教育,促进公平,希望这些长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实现人生的潜能,每一朵索玛花都能迎风绽放。

 


 

本次调研走访的1市4县16个幼教点及学校: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