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文明对话日益频繁的当下,国际理解素养已从教育理念升维为全球公民的核心能力。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 (以下简称 「基金会」) 自 2017 年发起国际理解教育项⽬,是国内⾸个以 「国际理解教育」 为主旨的公益项⽬,旨在培养⼀批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竟争的应⽤型、复合型⼈才,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公益实践空⽩,对于该领域的政策倡导和⾏业推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基金会携手北京王府学校 (以下简称 「王府学校」) 系统构建了分层进阶的课程体系、沉浸体验的实践平台与校际协同的资源网络,探索出一条体系化、高水平、可持续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路径,为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课程体系构建:分层递进的素养培养框架

(一) 面向全体学生的进阶式课程群

王府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基础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 「小学启蒙—初中拓展—高中深化」 的三阶课程群,通过跨学科融合、单独开设校本课程两种方式,系统夯实学生国际理解素养根基。小学阶段以文化感知为起点,通过趣味活动培养跨文化交际兴趣;初中阶段聚焦中外文明对比与批判性思维,夯实文化理解基础;高中阶段对接全球议题实践,强化解决国际问题的责任意识,形成 「兴趣激发—知识建构—能力迁移」 的螺旋上升培养链条。

(二) 面向外事人才培养的 「青年外交官」 课程体系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基础上,王府学校针对有志于在外交、国际组织等领域发展的学生,依据调研反馈,经职业外交官指导,创新构建了纵向贯通的 「青年外交官」 课程体系,通过进阶式设计实现学段间的有机衔接。

小学段 「小小外交官」 课程:以 「文化启蒙」 为核心,邀请外交官、语言学者开设工作坊,生动讲述外交礼仪、节日习俗、人文风貌、语言学习等不同专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北京王府实验学校小学部 「青少年外交官」 期末展示

初中段 「青少年外交官课程」:围绕思辨能力培养建构设置两大板块,「向内聚焦」 深入学习中国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丝绸之路研究);「向外着眼」 探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高中段 「青年外交官课程」:作为校本选修课程,聚焦 「实践赋能」,以全球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为核心内容,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以及对复杂国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2025 北京王府学校模拟联合国大会

二、实践活动设计:沉浸式国际素养培养模式

(一) 「大使进校园」 公益项目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之 「大使进校园」 公益行活动由王府公益基金会和外交礼宾服务中心联合举办,项目汇聚了来自外交、教育、公益以及智库等领域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旨在探索适合青少年国际理解力的培养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接纳、宽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锻造地球公民意识。活动已成功举办 7 期,先后邀请多位资深驻外大使走进校园,大使们通过向学生们讲述丰富生动的外交经历和外交故事,显著深化了学子们对外交外事工作的理解,点燃了他们投身国际事务的热情。


▲资深外交官魏瑞兴大使来到王府学校开展 「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专题讲座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蓬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资深外交官、外交部翻译专家孙继文作 「『一带一路』 倡议为你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主题讲座


▲曾任中国驻捷克、罗马尼亚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作 「外交人的故事——血与火的考验」 主题讲座

(二) 跨国研学与参访国际组织

2019 年,基金会携手联合国妇女署在泰国成功举办 「推动性别平等·培养国际理解力」 青少年领袖特训营,在全国范围内招募 39 名优秀青少年。该项目在泰国曼谷进行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培训,内容包括接受性别平等议题的专业培训,以及通过深入参访泰国的多元文化社区来培养国际理解力。


▲联合国妇女署在泰国举办的 「推动性别平等·培养国际理解力」 青少年领袖特训营活动现场

此外,基金会持续开展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举办包括 「走进国际组织」 、 「走进驻外使馆」 等一系列活动,打造 「未来外交官 「系列公益活动矩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外交合作能力的国际精英领袖人才全方位赋能。 2024 年,「未来外交官」 项目组织学生参访了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聆听外交官们的精彩分享,近距离与外交官们座谈、互动,深刻感悟外交专业素养与外交职业魅力风采。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之 「走进大使馆」 系列 2024 首场活动在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举行

三、构建高端合作网络:整合多方资源

(一) 携手国内专业机构

课程教材研究所为基金会及王府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专业指导与大力支持。学校积极推进包括各学科课标实验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等项目。 2019-2022 年,《基于跨文化体验的 「青年外交官」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先后获评课程教材研究所第四批优秀校本课程及优秀案例,并于 2025 年被选录进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汇编 (中学版) 》。

(二) 持续开展与著名大学及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

王府学校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高校在教师培训与学生培养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同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署等国际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其相关项目活动,大大拓宽了国际视野。学校付霖老师自主研发的 「王府智聊」 人工智能驱动学习系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方位支持教师发展。该创新案例成功入选 2024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教学周 「教师 AI 素养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论坛,这是王府学校第十年携移动教学与数字化教育案例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盛会。


▲王府学校教师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教学周 「教师 AI 素养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论坛

四、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一) 建设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共同体

自 2017 年起,基金会持续发起系列高端论坛,聚焦研讨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合作共同体建设等核心议题。 2024 年在辽宁大连成功举办 「智汇全球 育梦同行」 国际理解教育报告发布会暨青少年国际人才培养研讨会,并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国际理解教育大连联合宣言》,有力推动了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2025 年在四川成都举办 「启耀新程 赓续华章——大使进校园暨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在辽宁大连成功举办 「智汇全球 育梦同行」 国际理解教育报告发布会暨青少年国际人才培养研讨会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在四川成都举办 「启耀新程 赓续华章——大使进校园暨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
(二) 实证研究与成果发布

在实证研究方面,基金会联合全球化智库 (CCG) 、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2016-2020 年,连续 5 年发布具有行业影响力的 《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 。 2019-2024 年,又陆续发布 4 份高质量的国际理解教育专题报告,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 2019 》 《新时代·再出发:国际理解教育行动策略 2020 》 《从理念到实践: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2021-2022 》 《从教研组到合作团队:建设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共同体 2023-2024 》。

为进一步生动展现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成效,基金会启动了 「对话 Z 世代」 国际理解教育访谈研究。 2024 年 7 月,《对话 Z 世代:国际理解教育访谈录》 一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 25 位具有跨文化教育背景的优秀青年的成长故事与感悟,为社会公众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提供了鲜活案例。


▲2019-2024 年,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发布 4 份国际理解教育专题报告


▲2024 年 7 月,《对话 Z 世代:国际理解教育访谈录》 一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世界知识出版社和康奈尔中国中心共同主办的 《对话 Z 世代:国际理解教育访谈录》 公益发布会在北京康奈尔中国中心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第 24 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强调,要 「坚持互学互鉴,让教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的引领力量」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通过搭建资源平台、深化学术交流、创设公益项目、支持课程建设等举措,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中国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在与王府学校等各级机构、组织、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助力培养近万名具有深厚国际理解素养和卓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学子。未来,基金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全球资源,深化合作,为推动中国国际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并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性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