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一) 项目发起缘由

在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 2030 行动框架》、中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为加强和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中国和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提倡教育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地球上不同的文化。

为顺应时代发展,响应政府号召,2017 年 12 月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推出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配图该项目是国内首个以国际理解力教育为主旨的公益项目。

(二)项目内容与特点      

1、项目目标

该项目从 「培养什么样的人」 的角度出发,旨在围绕经合组织的全球胜任力标准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培养模式,探索并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项目模式

项目汇聚来自外交、教育、公益、智库等各个领域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探索以学生为主导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

3、培养标准

4、项目愿景

培养普遍文化价值青年,打造全球共治能力人才,选拔国际复合型精英领袖。

加强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项目使命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引领中国国际理解教育走向世界。

6、项目标语

理解改变世界,教育改变未来。

二、项目进展

1、2017 年 12 月 2 日,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发起的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 (Ms. Marielza Oliveria),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国别主任汤竹丽 (Ms. Julia Broussard),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南南合作促进会理事、原驻纳米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任小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公立大学联盟资深副主席 Mr. Andrew Kelly,马里兰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安耐德,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军等嘉宾共同启动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来自教育、外交、公益领域的国内外嘉宾共约 500 余人共同出席与见证了 「未来外交官」 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扬帆起航!

2、2019 年 5 月 23 日,举办题为 「如何让青少年真正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的圆桌论坛。

3、2019 年 10 月 18 日,完成 《2019 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报告,并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 20 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 2019 第四届新聚合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发布.

4、2019 年 11 月 28 日,完成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 报告的撰写工作.

该报告由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 (BRCF) 策划、组织并资助全球化智库 (CCG)、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署、驻外大使馆官员、国内相关公益组织、境内外国际学校,国内课改实验区的八所公立学校管理层、国际组织,公益机构,外交领域相关专家在内的数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同时在征得 OECD 许可的情况下将 PISA 全球胜任力标准测评问卷融入了本土认同的元素,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国际理解实验区的多所公立学校近三千名学生和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研。

 

5、2019 年 12 月 4 日,在经合组织 (OECD) 法国巴黎总部举行的世界教育论坛上首次发布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 报告。

6、2019 年 12 月 26 日,《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 报告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7、2020 年 4 月 29 日,以 「众眼看世界」 为题的国际理解教育品牌系列访谈栏目正式上线。

该栏目根据人群的不同分为几大系列,其中包括学生成长系列、外交官系列、优秀外国人系列、行业精英系列、教育专家系列等。从各个领域人物的视角,诠释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及其实践探索路径。

 

8、2021 年 4 月,「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 少年说暨 《新时代•再出发:国际理解教育行动策略》2020 报告发布会。

 

9、2022 年 11 月 10 日,「理想课程: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实践」——成都市第十届国际理解教育学术年会暨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 《从理念到实践: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2021-2022》 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成都双地举行。


相关下载

 

最近的项目